改革創新投融資方式 溫州要當市域鐵路“示范生”
發布時間:2016-06-10 該內容已經被瀏覽了 6027 次 信息來源:
曾因建國后國內首條中外合資地方鐵路金溫鐵路而開鐵路投融資改革先聲的溫州,近日又成了鐵路發展的先鋒——溫州在國內帶頭探索建設的市域鐵路,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鐵路局與浙江省政府日前明確要合作推進示范。而此前,首條在建的市域鐵路溫州S1線一期工程裝備技術已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示范工程”。
為什么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溫州?在杭州、寧波等城市選擇地鐵作為快速出行的交通方式時,溫州卻采用了市域鐵路。
“之前,我們先考慮了地鐵,但在對溫州的地質結構進行考察后發現,地鐵并不是最適合的,因為溫州是軟土層?!必撠烻1線一期工程第8標段的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人員說:“比較專業的說法是這樣的,S1線的沿線主要是砂類土或黏性土,一般都是厚層淤泥,所以,想要在地下施工,做支撐就會很辛苦,花的費用也很大?!?br />
便宜又快
市域鐵路受青睞
軌道交通有包括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輕軌)等多種類型。軌道交通制式的選擇,直接決定了項目建設的標準、規模和投資成本。通常,市域鐵路可選擇的制式有兩種:國鐵制式和城市軌道交通制式。和國鐵等干線鐵路采用同一制式的市域鐵路與地鐵相比,具有造價更低、行車速度更快的優勢。
溫州鐵投相關人士介紹,國鐵制式適用于速度高、運輸距離較長的市域范圍內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城市軌道交通制式一般適用于線路長度小于50公里、車站距離短、密度大、速度目標值一般低于每小時100公里的軌道交通。
溫州市域鐵路S1線作為國內首條制式創新的軌道交通,線路長約53.5km,運行速度每小時120公里,預計2018年完工并試運營。S2線已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S3線正深化項目前期?,F在S1線的造價,每公里約為3億元,而一般情況下,地鐵的造價在每公里8億元左右,地質情況比較差的地方,可能會達到每公里10億元以上。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焦旭祥說,目前浙江省正在啟動或者已在建的市域(郊)鐵路項目有5個,包括寧波至奉化、余姚到慈溪的城際鐵路,杭州到富陽、臨安的城際鐵路,還有最早開建的溫州S1線。隨著這些市域(郊)鐵路的建成,同城效應更加明顯。
在省外,成都、昆明、貴陽乃至上海也有市域鐵路建設計劃正在啟動中。
串聯城鄉
拉大都市框架
率先建設市域鐵路的溫州市區,范圍小、人口密、土地資源緊張、交通擁堵、房價高等矛盾突出,市域鐵路建設可以拉大城市框架,合理開發沿線土地,拓展發展空間,從而實現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并解決一些“城市病”。在建的S1線一期工程途經甌海、鹿城、龍灣三個區的多個街道,惠及沿線居民。
從投資角度來說,在溫州建市域鐵路的成本,比在市區中心城區建城市軌道交通的成本低三分之二左右。先行建設市域鐵路,不僅減小投資壓力,而且可以帶動市域鐵路沿線開發,積累資金,反哺今后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建設。
從開發思路看,S1線沿線物業開發遵循的是“TOD”理念——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也就是用公共交通的建設引導城市的發展走向,簡單講就是“人跟路走”?!癟OD”理念認為,每一個“TOD”社區必須擁有一個緊鄰站點的多種用途核心商業區,典型的“TOD”社區應該包括公交站點、核心商業區、辦公區、開敞空間、居住區和次級區域。而市域鐵路S1線的每個車站就是所謂的“TOD”社區。
如溫州火車站將被打造成溫州大都市未來最具潛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中心和城市交通樞紐中心。該區域目前占地約20萬平方米,預計可開發建設100萬平方米,形成可容納3至5萬人的工作生活區,擬開發高端寫字樓、高檔住宅區、星級酒店、酒店式公寓、大型購物中心、文化、展覽、娛樂、會議中心等大型城市綜合體。
同時,因為采用國鐵制式,溫州市域鐵路網在溫州南站、雁蕩山站、蒼南站預留與干線鐵路互聯互通條件,將來鐵路運輸體制改革后,可根據需要開行至臺州、麗水、寧德等周邊城市的區域列車,增強溫州對外輻射能力。
民資試水
“浙江樣本”被賦厚望
根據部、省協議,雙方將在規劃建設、裝備應用、技術標準、投融資改革、運營管理等五大關鍵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市域鐵路發展的“浙江樣本”呼之欲出。
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標準的企業就是行業的標竿和領頭羊,它是制定游戲規則的,只要你在這個行業,就得按該行業的標準(游戲規則)來做,所以做標準的企業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可以通過提高門檻、提高標準來限制其他企業的準入,消弱對手的優勢(例如歐洲的汽車排放標準、材料標準等),但做標準的機會十分難得。
而新興的市域鐵路在國內并無現成的技術標準,此次省部合作的重點之一就是確立技術標準,合作研究市域鐵路在功能定位需求、內在技術特點和營運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異,制定《市域(郊)鐵路設計規范》及配套產品技術標準,規范和指導國內市域鐵路建設實踐。這給率先在浙江參與市域鐵路建設的企業帶來了極好的發展機遇。
同時,作為在市域鐵路裝備應用上,通過溫州S1線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示范工程,在市域(郊)動車組、數字移動通信、列車運行控制、牽引供電的運用維護等關鍵技術方面加強裝備研發,帶動市域(郊)動車組和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突破,提升國產化、自主化水平,完善相關產業鏈。這也給參加浙江發展市域鐵路相關裝備制造業提供了機會。
長期以來,鐵路投資因為投入大效益低難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而民間資本活躍的浙江,金融改革試點溫州,帶頭試水市域鐵路,給鐵路投融資改革帶來契機。因此,此次部、省協議對改革創新投融資方式寄予厚望,提出按“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的原則,拓寬融資渠道,研究設立發展基金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投資,推進債券、資產證券化等多元化融資方式,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