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平申線航道打造“三線” 助力建設“四大交通走廊”
發布時間:2016-05-04 該內容已經被瀏覽了 5625 次 信息來源:
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作為一項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于一體的綜合基礎設施工程,開工三年來,嘉興市一直堅持“修一條航道、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理念,將航道建設與水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地方產業帶規劃等有機結合,致力于將杭平申線航道打造成一條富民經濟線、最美風景線、智慧示范線,助力我省全力構建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和美麗經濟四大交通走廊。
力拓沿河產業 傾力打造富民經濟線
航道筑巢引鳳,凸顯產業集聚的“經濟帶”。沿杭平申線航道,海鹽、平湖、海寧、桐鄉等已規劃8個大型港口物流基地,直接間接的營銷網點和海港服務區近50個。如杭平申線海寧段沿線的海昌作業區、星光作業區等一系列專業大型的物流園區正在興建,屆時海寧港區年吞吐能力將達1105萬噸、集裝箱21萬標箱,較現在增長近2倍。如中遠普泰國際物流項目實現港口與食品城的聯動,創造“港口+保稅+市場交易”的全國獨有模式,項目建成后年直接營業額約15億元,地方稅收7500萬元左右,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加快轉型發展,打造成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
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的建成,將實現海河聯運,延伸海洋經濟的“輻射帶”。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綱要》,預計到2020年,江浙滬兩省一市的全社會貨運量將達到50億噸左右,而改造后的杭平申線航道預計2020年貨運量將達5620萬噸,到2030年貨運量將達8050萬噸,杭平申線航道作為浙北地區唯一的出???,海河聯運主動脈以及接軌大上海、輻射浙南蘇南重要通道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海河直達運輸方式依賴增強,如嘉興市美克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大型壓力容器直徑在5米至7.8米,公路運輸根本無法實現,杭平申線開通后大型重裝備可經水路在嘉興多用途港區通關后運往世界各地,年產值將提升30%達到2億元左右。
“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修高護岸,是加固造福群眾的‘防洪帶’?!笔薪煌ǜ酆讲块T有關負責人表示,嘉興水網發達,許多鄉鎮地勢低洼年年遭遇洪水襲擊,“菲特”來襲時,海寧勤民村和海鹽紅益村受災面積達6000畝左右,“杭平申線航道改造過程中將開挖的土方回填至沿線農田,使勤民村1367畝土地地勢平均抬高1.5米?!?br />
據悉,航道新護岸修高至2.66米,加上防洪堤及防洪墻最高可達到3.66米,成為沿線百姓防洪的生命線。同時,由于航道拓寬浚深,加大了過水截面,提升了泄洪能力,也有利于水環境的提升。
架起生態長廊 致力打造最美風景線
這是一條“生態帶”。杭平申線航道作為交通運輸部綠色循環低碳主體性試點航道,從綠色循環低碳生態基礎設施、集約高效運輸組織模式推廣、綠色循環低碳交通科技與智能交通等重點領域開展研究和實踐,實現節能減排。2015年至2018年期間,杭平申線航道創建綠色航道項目總投資估算4.1億元,其中節能減排投資3.49億元;形成節能能力77157.4噸標準煤,替代燃料能力8663.1噸標準油,減排二氧化碳能力193390.8噸。
這是一條“創新帶”。杭平申線航道改造過程中加大了新型環保材料的應用。其中,混凝土劈離塊型護岸實施規模約8公里,可節約優質塊石1.5萬塊;U型板樁屬于新型航道建設材料,在工廠一體成型,且不需要太多后期養護,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航道建設提供了工程質量保障、施工進度保障和后期養護保障;另外有7.5公里航道采用老護岸加固,節約投資2463萬元。同時在平湖段3個標段采用整體式鋼滑模施工,與傳統木模板施工相比節約木材1250立方米。
這是一條“景觀帶”。杭平申線沿線各縣(市、區)結合“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等工作,通過地方立項,將航道兩側的防洪堤、綠化增寬到13~15米,并規劃設計在合適地段布設綠道,供百姓出游、休憩,使航道建成后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五長段綠化面積達到44.88萬平方米,其中航道兩側綠化達29.85萬平方米。同時把公園、科創園、特色小鎮、歷史文化遺址、美麗鄉村等各類美麗經濟的特色資源串珠成線,推動運河水系文化古鎮、江河山水人文景觀等內河水上美麗交通帶。
探索科技創新 全力打造智慧示范線
“我省土地資源緊張、用地政策嚴格,杭平申線航道建設成為省內首次嘗試通過加大水深、縮小面寬、優化護岸結構等措施,保障航道通過能力的內河航道項目?!笔薪煌ǜ酆讲块T有關負責人稱,通過采用矩形斷面結構代替傳統復式梯形結構,在保持航道底寬不變、保證通航等級的前提下,航道面寬由70米縮減為60米,減少陸域征遷75.7公頃,按土方開挖1米深計算,該項目完成后預計可節約土方開挖75.7萬立方米?!肮澕s了土地資源,減少了土地征遷?!?br />
此外,部分標段將臨時設施用地布設在廢料場或閑置場地,以減少對農田耕地的占用,節約用地24公頃。
2015年,依托杭平申線項目,嘉興市申報了《廢棄泥漿在石灰土路基中的應用研究》,致力于航道建設變廢為寶。如在五長段嘉海公路橋建設工程中,采用固液分離的方式將工程鉆孔泥漿分離為砂、土和清水并對其進行再利用,節約用地70畝,并節約大量礦山資源。又如在航道整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挖泥棄土和開挖土方,通過土方的綜合利用和配套綠化工程可以就地消化工程棄土,預計項目完成后可實現土方綜合利用172萬立方米。
在廣泛應用互聯網+的當下,嘉興市致力于打造智慧航道。杭平申線航道在建設過程中加大科技含量設備的投入。建立航道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施工過程中的進度管理、監控管理、質量管理、環保管理。通過航道信息采集分析系統應用、地理信息平臺及后臺數據軟件的支撐等實現相關航道數據數字化,并對通航環境、水上船舶污染防污染防治情況、航道沿線基礎設施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控,打造成全省“智慧航道”建設的樣板。